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排行 >
全球观察:易车研究院报告:节能型产品将助力品牌抢夺车市
来源:永州新闻网      时间:2023-02-08 11:50:09

本报告聚焦主流品质型车市,由设计相对中庸,定位主流市场与凸显品质调性的车型组成,聚焦15-35万元价区,以中型轿车、中型SUV等级别为主,代表车型有迈腾、凯美瑞、途观L、艾力绅等。

主流品质型车市对不少品牌的销量贡献超20%,且具有战略高地的价值,其任何风吹草动尤其是剧烈调整,将波及多数车企


(资料图)

2022年前11月,在中国乘用车终端销量TOP20的主流品牌中,有过半品牌的20%及以上销量来自主流品质型车市,且销量排行越靠前越显著。另外,TOP20中有75%的品牌的过半销量来自经济中庸型和主流品质型两大细分车市,但由于价区更高、利润更多,对比经济中庸型产品,主流品质型产品对车企的价值更大,该车市类似于车企的战略高地。

2022年,以男性、已婚等为主,学历、收入、职业等落后大盘,除冲击主流品质型车市销量,也强化了理性与务实诉求

近几年,主流品质型车市以男性、已婚等用户为主的特征,不利于自身抓住女性、单身等新机遇,影响销量走势,但不幸中的万幸是,主流品质型车市以中年、大城等用户为主的特征,能尽量避免出现类似经济中庸型车市的大幅下滑走势。但2022年的突然下滑,也给广大车企提了个醒。

对比大盘,主流品质型车市的用户学历、收入等更低,工人、农民、企业基层管理层等占比更突出,共同强化了该车市的理性与务实的消费诉求。换购主导,2022年位居主流品质型车市购车诉求榜首的是品牌,但紧随其后的安全、价格、品质、能耗等,都与理性和务实特征高度吻合。

过去十年,主流品质型车市的主导产品为迈腾、帕萨特、凯美瑞、奥迪A4L、途观L、CR-V等。由于该车市演变剧烈,南北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日产等想守住在主流品质型车市的主导地位,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是绕不过去的。

围绕理性与务实诉求,2022年问界M5、汉、唐新能源等一大堆节能型产品,再次升级了中国品牌的主流品质型阵营

从2005年比亚迪正式推出紧凑型轿车F3,到2011年长城正式推出紧凑型SUV哈弗H6,近一二十年,中国品牌的核心战场主要集中以紧凑型轿车和紧凑型SUV为主的经济中庸型车市。期间,虽然广大中国品牌也推出了比亚迪F6、瑞麒G5/G6、帝豪EC8、荣威750、荣威950、传祺GA8、睿骋、博瑞、哈弗H7等一大堆积极上探的高端产品,且渴望攻占的高端车市就是主流品质型车市,可惜绝大多数都沦为炮灰。

2018-2019年,红旗H5、红旗HS5两款性价比突出的燃油车的快速上量,让中国品牌在主流品质型车市看到了点希望,2021年,尤其是2022年,搭载新动力、凸显性价比的唐新能源、汉、问界M5等一大堆节能型产品的涌入,让中国品牌快速在主流品质型车市撕开了一道口子,甚至开始引领主流品质型车市的新一轮理性与务实的消费潮,比亚迪汉甚至开始强势“掠夺”迈腾、帕萨特、凯美瑞、雅阁等主流品质型车市的传统主导车型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专车市场,堪称一枝独秀。

2023年起,护卫舰07、星越L新能源等进入放量期,理想L7/L6等将持续涌入,中国品牌节能型产品将持续丰富主流品质型车市

基于小城大叔等持续涌入,主流品质型车市越发凸显理性与务实诉求的趋势,2021-2022年,中国品牌的节能型产品初战告捷,2023年只会进一步强化,不仅有在2022年底上市2023年即将放量的护卫舰07、星越L等新车,也有将于2023年投放的理想L7、理想L6等新车。

中国品牌节能型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简单粗暴抓住了用户最敏感的购车神经,即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成本。基于2022年底售价,假设燃油车购置税优惠如期取消,新能源因补贴退出而部分加价等,护卫舰07在私家车市场的五年综合成本降至20万以内,比途观L、昂科威等同级别燃油车足足多出六七万元优势值。在技能技术不提升的前提下,为抗衡护卫舰07等节能型产品,途观L、昂科威等合资车除大规模降价促销,没更好选择。

就目前看多数合资车企的产品更替处于停滞状态,为2023-2024年,中国品牌持续引领主流品质型车市更理性与务实的消费潮创造了优越的外部竞争环境,合资车企在紧凑型SUV、中型SUV、中型轿车等多个细分级别的份额,都有可能持续萎缩。

继在经济中庸型车市遭遇重创后,主流品质型车市将成合资车企的最后一道防线,大众、丰田、本田等将面临“最后抉择”

截至2022年底,仍有一定战斗力的合资产品,除了奥迪、奔驰、宝马,还有大众、丰田、本田、别克。这四大品牌的销量不约而同高度集中经济中庸型车市与主流品质型车市,其中除丰田的销量还算坚挺外,大众、本田、别克在经济中庸型车市都遭遇了巨大打击。丰田之所以相对坚挺,除加码锐放和锋兰达两款入门紧凑型SUV,主要与加速普及节能型产品HEV车型密切相关,其汉兰达HEV车型的五年综合成本,并不逊于比亚迪驱逐舰07,都在20万元以内。但面对严峻挑战,2023年,哪怕丰田也面临是否将燃油车全面升级为HEV的“最后抉择”。

2021年底,在比亚迪准备把燃油车切换为新能源的前夕,其实“内阁”有不少争议,担心销量下滑,因为燃油车F3在不少地方还是很受欢迎的。但近一年的论证,充分说明比亚迪坚决果断得用节能产品切换掉燃油车是卓有成效的,销量不仅没下滑,还大幅飙升了,核心原因就是节能产品比燃油车更经济实惠。在主流品质型车市,基于HEV技术,本田、丰田理论上存在切换后快速上量的可能,问题是日本总部敢不敢博一下!

2023年起,合资车企在经济中庸型车市的压力只会进一步加剧,主流品质型车市将成合资车企的最后一道防线,但随着中国品牌快速成为主流品质型车市节能化的新引领者,留给合资车企的时间不多了。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